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正式入江!
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进入长江水域施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3 字体:[ ]

f100405554ec3c6d7d6338085f3e9d7c.jpg

b1f8eff205b8158362e7d3a79ae54a25.jpg

昨日,“江海号”盾构机顺利穿过新通海沙围堤,由陆域段转入长江水域段掘进施工,进入最关键、难度最高的核心施工阶段。这也标志着这条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正式开启穿越长江的征途。

目前,“江海号”盾构机掘进里程已超1500米,安全、平稳地穿越了立新河、珠海路、江北大堤及通海沙围堤等多个关键点。整机运行状态良好,正以日均12米至16米的速度向苏州太仓方向掘进。

8月份以来,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提前对盾构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与状态评估,重点对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件进行专项检测和维修更换,全面保障盾构机的掘进性能。同时,公司内部专家组也到现场对盾构机整体状态进行综合研判与状态验收,确保满足入江掘进的高标准要求。

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孟德锋介绍,“江海号”在江底主要穿越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与粉细砂复合软土地层,施工面临最高水压达7.5巴、最大覆土41米,对设备耐压性与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为应对长距离、高水压、大埋深等带来的挑战,项目团队还对盾构机各项性能进行全面强化,大幅提升其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可靠性,同时依托智能监测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实时健康状态追踪,增强设备在江底超高水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在隧道的最低点,会遇到中粗砂地层,这个地层含砂率比较高,硬度比较大,对刀具的磨损大。对此,我们也进行了特殊设计,对容易磨损的位置进行金刚石贴片,集中做耐磨处理。”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江海号”盾构机机长张嘎介绍。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还依托搭建的“数字盾构”与“盾构智慧管控中心”系统,对掘进关键参数、注浆质量、油脂状态、主驱动密封性能及刀具磨损情况实行全天候监控,实时掌握盾构机运行状态、周边环境变化等,并形成自动预警机制。这一智能化管控体系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与自主决策,从而精准指导施工参数调整,保障安全、高效掘进。

进入长江水域段后,“江海号”还需完成剩余约8公里的独头掘进任务。按照计划,隧道右线将于2027年贯通,整个海太长江隧道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通车后,车辆过江时间将从目前的约1小时缩短为约10分钟,将有效疏解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实现长三角核心区“1小时经济圈”高效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