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0亿元的南亚新材料项目签约落地;上海电气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新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二期钛合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上海浦东软件园(海门)创新基地成功落户……
今年以来,海门跨江融合发展硕果频传。
当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速实施、《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加快推进,海门已全面跻身“1+8”上海大都市圈,成为南通与上海、苏南主要城市同时直接相连的唯一区域、“第一门户”,正抢抓机遇、放大优势,深度探索跨江融合新路径,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就是要坚持跨江融合、向海图强,抢抓跨行政区域合作发展政策机遇,充分依托上海龙头带动,全面融入沪苏交通枢纽、经济版图、创新集群和生活圈层,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加快展现‘大都市区’的现实场景。”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对推进都市圈同城化作出系统部署。
交通互联,锚定“好通”加速破题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但从“靠近”到“通达”,将滨江临海、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转化为集聚发展要素的区位优势,必须依靠交通基础设施“搭桥铺路”。近年来,海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交通格局由单一体系型、基本通达型向综合枢纽型、集成运输型转变。
2020年7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宁启铁路与沪苏通铁路连接后,市民通过乘坐高铁可以“无缝对接”沪浙皖多地,海门与长三角各城市间联系及对外交流合作日益便利。
得益于近年来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海门人在“家门口”感受坐动车跨江的畅快已成为日常,而海门儿女的“好通梦”远不止于此。2022年9月,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全线开工,海门正式纳入国家高铁发展网络。同月,南通“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五条通道海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工,江海儿女翘首以盼的过江通道落槌定音。
眼下,海太长江隧道建设正酣,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江海号”盾构机正加速组装,为盾构隧道的顺利施工和如期完成提供有力保障。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HT-A1标工区技术主管贾阳春介绍:“目前盾构机部件陆续运抵现场,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由南通海门向苏州太仓方向始发掘进。”
放眼“棋盘”更大的环沪城市群,海太长江隧道让海门这枚“棋子”活力更充沛。历经“轮渡时代”“桥港时代”,海门与上海、苏南从“一江两岸”迈入“同城时代”。未来从海门出发,10分钟跨过长江,半小时抵达上海市中心,40分钟直达苏南主要城市。
与此同时,海门也顺势而为,重点实施“外畅、内联”工程,着力打造“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近日,北沿江高铁沪宁段全线首段无砟轨道开始施工,北沿江高铁将穿越崇明岛过江与上海连接,填补江苏长江北岸地区的高铁空白,成为串联起中西部地区经海门直达上海的沿江大动脉。此外,到目前为止,“外畅”的疏港铁路一期、洋吕铁路建成;南通绕城高速整段高速路面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年内通车。“内联”的长江路北延即将全线竣工;江海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冲刺通车目标……“好通”正成为海门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产业互链,紧盯发展积聚动能
大交通建设畅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打通了区域经济交融的动脉。现在的海门,南接上海苏南、北承机场空港、西连南通主城,战略地位、投资价值空前提升,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加速集聚的“最佳落点”。
大势已至,“风口”劲吹。“机遇抓住了就是‘风口’,抓不住就是‘一阵风’。”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的话掷地有声,“随着上海‘五个中心’和长三角‘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的加快建设,临沪区域的协作协同将更加紧密,对优质资源的拼抢也更加激烈。我们要把引项目、引资本、引平台、引人才、引合作作为都市圈同城化的重中之重,扬己所长筑牢差异化竞争优势。”
“跨”不仅是计划过江,更是行动过江。——海门充分发挥“好通”的磁场效应,深层次对接上海、宽领域融入苏南,学习借鉴上海、苏州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70条”,创新搭建企业家沙龙、问题诉解反馈等交流平台,实施三级干部挂钩服务企业、项目制度,加快构筑“共同生长”的发展格局、“一体两地”的协作平台、“同质同效”的政策环境,全力打造对接沪苏桥头堡。
“融”不仅是交通相融,更是发展相融。——海门把产业联动作为跨江融合的重中之重,聚力项目招引,专门成立上海和苏州等驻外招商分局,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定期在上海、苏南举行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探索共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共享平台,精准嵌入产业链条,主动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扩张。
“合”不仅是协议性合作,更是实质性合作。——上海浦东软件园将跨江的首个园区放在海门,目前已落户软件类服务业企业14家;与上海市普陀区、杨浦区、青浦区等地区开展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持续推进落实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16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跨区域网上通办率达100%。
新能源产业是海门重点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主要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也是产业跨江协同发展的重点之一。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力突破中,一批来自上海、苏南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在海门落地、生根。艾郎风电在海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振江新能源项目是德国西门子能源全球除了德国本土之外,唯一的风电装备生产基地;通光海缆年产660公里高中压海底光缆线……百亿级海上风力发电设备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近年来,落地海门的重大项目80%以上来自上海和苏南,中天绿色精品钢、皓晶玻璃等一批省市级重大项目相继跨江北上。海门正成为上海、苏南企业战略性布局和升级型搬迁等优质资本落子的第一选择。而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经济产业等海门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赛道,也成为沪苏等地客商投资的热门。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大都市卫星城正在海门加速变成现实。
创新互促,立足资源释放活力
产才融合、提升创新能级是海门跨江融合发展的一个重头戏。上海是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集聚高地。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吸引优质人才和引进创新科技,海门探索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答卷。
与崇明岛隔江相望的临江新区是海门与上海、苏南协同创新的范例。园区瞄准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赛道,建设海门生物医药科创园、国际中小产业园等科创平台,并在上海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独具魅力的科技人文小城。如今,这座江畔小镇集聚中科基因、澳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1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5000多名创新人才,以生物医药科创为特质的大健康产业链逐渐完善。
随着跨区域融合形成“加速度”,海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亲密度”也越来越高,创新策源力不断增强。去年4月,海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不断深化合作,依托研究所DUV光刻机核心材料生产技术,在海门投资建设德硅凯氟光学晶体及元器件制造项目,当年9月即实现第一条产线20台晶体生长炉投产,为海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面向上海、苏南,引进大院大所资源,助力海门创新发展,海门早有成功实践,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就是其中一例。长高院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海门区政府合作建立,打造集转化研发、服务外包于一体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长高院投运后,已培养两届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加盟新区生物医药企业,成为海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海门以“创新海门”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主导产业,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沪宁产业创新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大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协同创新力度,推动创新资源集聚海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构建沿江科创带、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省级机器人特色小镇等多个创新平台,吸引上海、苏南的创新项目安营扎寨。深入实施“东洲英才”计划,做实“东洲智荟”“核心技术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521青年人才”等引培专项,实现产业链需求与人才供给“同频共振”、产业链发展与人才成长“同向而行”。今年6月,2024年“謇公湖杯”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斑马鱼新医疗、高效能量回收空压机产业化等11个创业项目获奖,获奖项目大部分来自上海和苏南地区。
全球最大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全球首制半潜重吊运输船等一批国之重器成功制造,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核电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等一批制造业“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生物技术、原创新药等一批高技术产品顺利问世……一系列创新协同的丰硕成果都为打造多点支撑、协同发力的融合发展主阵地夯实基础。海门与上海这座以创新卓立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之间,实现深度接轨、双向奔赴。
创新潮涌,东风浩荡,跨江融合发展的巨轮正破浪前行。海门正顺应发展的新航向,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现代化锦绣蓝图在江海大地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