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镇(街道)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各垂直管理部门(单位):
《南通市海门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
南通市海门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betway必威体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落实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betway必威体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精神,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全面支撑南通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根据《南通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南通市海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基础
——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卓有成效。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从战略定位和全局高度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南通市海门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的统一管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先后印发实施《betway必威体育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海门市知识产权(专利)资助奖励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规划和促进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2016年,我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20年,我区高标准验收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工作县(市),海门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验收。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强,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市知识产权局每季度开展常规知识产权执法行动,对本市、本辖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专业市场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建立商标、专利侵权案件快速查处机制,加大惩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效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营造全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叠石桥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叠石桥国际交易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维权举报投诉服务站,为参展商及公众提供专利咨询、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等服务。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成功获批江苏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示范街区。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高。至2020年底,有效发明专利量375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1.43件。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400件。全区累计商标注册量15371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量25件,中国驰名商标1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万人一般作品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12.23件,成功创建省版权示范市。全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2家,获得中国专利奖5项,省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企业4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企事业单位超100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增强。培育了高端家纺、智能装备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了专利导航工作。全区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达4.2亿元,其中2020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1亿元,同比增长210%,惠及企业9家。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供给,培育和引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全区现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20家,专利代理机构10家。全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及服务人员超过200人。
——知识产权文化和人才建设取得成效。通过举办知识产权高管培训、产业专利信息利用培训、知识产权工程师南通维权实务培训和南通贯标实务培训等活动,营造全区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依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载体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不断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联合区检察院、区委宣传部等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利用专利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累计培训超过1000人次。
(二)面临形势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积极参与构建地区乃至国际范围的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对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竞争将提出更高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将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随着全国各地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围绕落实国家知识产权重点工作导向,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国际国内普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环境下,海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活力未能充分释放,缺少创新创造龙头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产量不足,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有待进一步增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多样性、隐蔽性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运营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及体系亟需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不够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涉外服务领域仍需拓展,高端化、专业化知识产权人才仍然缺乏。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betway必威体育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betway必威体育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高质量对接沪苏知识产权工作,支撑南通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力打造“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示范区、南通跨江融合先行区、大通州湾建设核心区”,为海门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发展,把改革摆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破除制约知识产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发展规律,注重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配合市场需求加强政策供给,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坚持产业融合。聚焦海门重点产业,推进知识产权发展与产业创新有机融合,促进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创新政策有机衔接,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集中优势资源,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统筹协调。优化顶层设计,强化部门间工作协同合作和政策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全区知识产权发展,依据产业、园区、镇的发展特点,积极获取支撑知识产权发展的各类资源,加快提升知识产权整体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快速进展,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知识产权质量显著提升,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健全,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知识产权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二)主要定量指标
1.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新增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超100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40件。万人一般作品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达20.33件,地理标志产品销售额达15亿元。
2.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及质押融资额明显增长,知识产权质押金额累计15亿元。
3.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培育省战略推进计划企业5家,参加贯标企业数累计达200家,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达1700家。
4.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专业市场建设非诉纠纷解决机构,专利行政裁决案件量保持全市领先,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得分在全市位居前列。
5.培育本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5家,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数累计达300人。培训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企业高管、知识产权师等人员500人次。
四、主要任务
(一)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创造
1.提升创新主体创新能力
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创造考核指标体系,不断优化专利结构。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专利布局,引导产业领域领军企业开展关键技术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提升每十亿GDP高质量发明专利水平。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的研发载体,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大力推进校企联盟、校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高端商标品牌和版权精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培育,鼓励企业承担省、市级战略推进计划项目。
2.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聚焦海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导航促发展工程,把握产业链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制定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培育方向,科学谋篇布局,引导集群内外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围绕核心专利开展协同创新,打造专利密集型产业。实施商标密集型产业培育计划,以现代农业、机械制造、高端家纺、建筑建材等传统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强化创意设计、商标许可、品牌连锁、注册集体商标等,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将家纺产业集群打造成江苏省品牌培育基地。实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科技产业园提升工程,加快发展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计算机软件、信息和版权服务等核心版权产业,支持各区镇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推进家纺、红木等版权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特色版权文化产业带和集聚区,逐步形成一批版权密集型产业。
3.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
聚焦12条产业链,支持建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的企业与海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鼓励培育中心通过PCT等途径提高专利的境外布局能力,形成一批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持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引导企业探索构建高价值专利创造新模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微导航,布局、挖掘关键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支持产业联盟、高校院所、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主体,围绕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构建高价值专利池或专利组合。提升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复旦复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海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促进具有高价值专利支撑的重大目标产品的开发。
4.推进知识产权全面创造能力
支持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商标品牌战略,积极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引导企业不断丰富商标内涵、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注重商标国际布局。做好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与宣传,落实地理标志产品监管和保护的新职能,强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工作,将“海门山羊”、“海门山羊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好推向市场,维护地理标志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加强版权服务,支持一批精品作品创作获权,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版权企业,争创国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推进全区版权登记状况及版权布局分析,促进版权运营。
(二)高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水平
贯彻落实各级政府betway必威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优化行政执法资源配置,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的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完善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和专利行政执法常态化机制,推动专利行政执法常态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专业技术队伍参与机制,鼓励和激励外部专家参与。强化知识产权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严格执法标准,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案情通报、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制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
2.推进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协同机制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持续完善与“三合一”审判机制相适应的案件管辖制度和协调机制,严格落实民法典betway必威体育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betway必威体育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加大损害赔偿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规范司法、行政执法、仲裁、调解等不同渠道的证据标准。构建全流程一站式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协调衔接,完善案件、涉案商品移送要求和证据标准。建立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证据规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负担。推进民事合同性质的知识产权调解协议与司法系统司法确认之间的程序对接,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建立全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案例指导机制和重大案件公开审理机制。
3.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依托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南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支机构,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实现维权援助网络在全区范围的覆盖,拓展维权援助服务领域,开展互联网、展会以及众创空间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强化维权援助、统一投诉举报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案件分拨、转办工作协作机制,打造高效、权威的维权枢纽。建立以外向型企业、上市企业为重点的风险预警和维权援助咨询服务顾问制度,指导企业建立风险规避和纠纷应对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开展海外参展、技术引进、专利跨国许可、跨国并购、涉外维权等国际化知识产权思维和实务技能普及培训,帮助企业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4.强化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编制商标保护指南,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保护。落实药品、电子商务等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文化传承、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业态等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探索知识产权在文化活动中的保护新模式。建立健全网络版权保护机制,深入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加强涉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高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纠纷防控和应对能力。
5.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知识产权领域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工作机制,丰富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方式、畅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加强诉讼和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联动,提升纠纷解决的整体效果。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调解组织、推进律师调解试点,设立市场化的、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签订评估机构,在电商平台、展会、专业市场、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渠道。
(三)高效益引导知识产权运用
1.赋能知识产权强企建设
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为核心,强化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着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质量与效益突出、运用水平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强企。以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其联合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托管。以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技经济项目承担企业、拟上市企业、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以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拟上市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制定并实施支撑整体经营战略的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强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承担企业为重点,不断强化知识产权集聚优势,培育知识产权强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许可、质押、证券化等运用手段,建立企业创新运营长效发展机制。
2.加强专利技术产业化
围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建立由企业、科研院所、产学研研发平台共同参与的专利技术转化实施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激励机制,支持基础专利、核心专利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将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强处于培育期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产业特色基地、“创新核心区”的知识产权转化工作,加快各类科技园区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支持孵化器、园区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企业孵化进程,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能力
贯彻实施《江苏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在区科技项目、人才计划、技术转型升级中突出促进专利转化的鲜明导向。围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评估等环节,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深入挖掘企业专利需求,着力引进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区内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匹配。支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探索在智能装备产业领域,构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的可供转让许可的专利池,促进专利技术在联盟内部共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定期在产业园区组织专利技术路演、对接活动,推进专利高效转化运用。
4.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保险等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转化机制,利用“通知贷”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集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保险、质押融资、证券化等为一体的金融链条。研究制定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和补贴政策,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降低企业质押融资成本,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标准化水平。引导和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逐步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常态化、规模化。拓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开发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被侵权损失险、保证保险等产品,培育知识产权保险市场。试点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探索打造多种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四)高要求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
1.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知识产权工作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和提高效能,知识产权人员队伍管理科学、专业高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各街道、镇的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加大知识产权市场监管力度,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市场环境。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治理。建立政府部门、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宏观数据监测统计。
2.加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管理
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制度,研究制定《海门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管理办法》。围绕政府资金资助的重大经济科技项目、创新创业人才引进项目、涉及国家利益的企业并购和技术出口活动以及重大展会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发现活动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引导重大经济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重大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全过程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提升经济科技活动效益。
3.加强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
推动区知识产权信用信息数据库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平台和综合性平台对接,推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各类行政、社会资源,联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定适用标准和相关办案指引,实施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将知识产权信用状况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试点示范对象遴选、先进评选等有机结合,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和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
4.强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海门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等重大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园区等活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深入开展中小学校知识产权宣传,持续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推动知识产权纳入全区普法教育、科普宣传、道德教育、诚信建设等工作,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收集全区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定期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经典案例,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宣传知识产权工作成果。大力报道先进企业和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件,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
(五)高水平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1.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海门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加速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海门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宽知识产权信息传播渠道,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支持建设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业,搭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高端服务机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业内领先的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申请、维权、培训、信息、运营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加大本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通过鼓励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与引进机构的合作交流等方式,支持本地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2.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建设海门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整合相关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的资源,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智能化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推广运营、维权投诉、纠纷调解与法律咨询等服务。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知识产权各环节的应用,方便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中的事务处理,推进知识产权业务“一网通办”,形成知识产权“全类别、全链条、一体化”综合服务与保护。
3.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
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引导服务机构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渠道、优化服务内涵,支持服务机构开展特色化、高端化服务,重点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咨询、运营、预警、托管等综合服务。建立执业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执业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备案和信用管理制度,推行服务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服务机构经营行为,对服务机构实施“优胜劣汰”制,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更好地满足知识产权发展的需要。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业态。
4.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人才
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动态管理,促进人才向知识产权优势产业和企业流动。将知识产权人才纳入区人才引进计划和人才认定标准,吸引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知识产权总监、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才等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定期开展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研发人员专利培训等相关培训,支持和鼓励相关部门举办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通过自主培养和大力引进,建设一支由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实务人才构成的人才梯队。选派一批优秀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参加国内外交流培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律师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总监培训力度,加快培养高层次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流动课堂”推广计划,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加强与省知识产权局、南通市知识产权局的会商。充分加强知识产权相关职能部门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周密安排部署,加强规划任务的统筹协调和推进,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工作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创新的作用,为规划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政策保障
加快构建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工作开展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研究制定引导知识产权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激励政策,补充完善对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园区的资助和多方支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鼓励政策的修订与完善,逐步形成知识产权扶持资助向重点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倾斜的政策。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措施与司法保护措施的衔接,优化海门知识产权发展的法治环境。
(三)加大资金投入
充分保障知识产权工作的财政投入,重点用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知识产权专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对高质量创造、高强度保护、高水平运用、高标准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引导全社会大力增加知识产权投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项目创新,拓宽开展商标、专利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范围和内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形成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格局。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支持购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平台服务企业实施模式。
(四)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较为完备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十四五”规划实施主要指标的跟踪监管。强化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目标绩效考核。各区镇、各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及优势企业认定、上市后备企业遴选、“双软”认定的重要指标。将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转化情况作为研发人员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