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南通市海门区“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8-12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betway必威体育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我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betway必威体育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betway必威体育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南通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南通市海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不断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夯实应急基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在海门撤市设区的三大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南通新机场建设、海门是著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区政府及时调整了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及其职责,初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减灾委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综合减灾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同时不断加强减灾委员会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不断提高灾害主管部门与属地政府间救灾应急联动、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等机制,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机制逐步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效能得到提升。

2.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完善了《海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南通市海门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版)》《海门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海门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版)》《海门市防台风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版)》《海门市地震应急预案》《海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区级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区、镇(街道)、村(社区)相继完成了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形成“救助+专项”“横向+纵向”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3.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印发《海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与国家、省、市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全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公开播发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日趋完善,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四有”功能配置标准建成率达95%,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建立,防灾减灾标准化“六个一”建设初步完成。同时不断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定期巡查风险点风险发展趋势,一旦发现隐患,第一时间能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地质灾害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依托江苏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南通市地面沉降监测等项目,海门区建立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监测网和地下水监测网,其中地上监测网包括2个一级GPS监测点、8个二级GPS监测点、约267千米水准路线和InSAR全覆盖,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地面高程的变化;地下监测网包括1组分层标,其主要目的是监测地下不同地层的分层沉降量;地下水监测网包括7眼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井,其主要目的是监测不同含水层水位的变化,为研究地面沉降机理提供基础数据。在监测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预警预报工作,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得到加强。实施了长江抛石护岸工程、海堤龙桥至启海交界段加固工程、东灶港闸除险加固工程等,江海堤防全线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了长江口北支海门中下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长江口北支新村沙水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长江口北支海永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总长度18.3公里。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显著提升,重点对老城区宏伟河、日新河、通沙河等河道进行清淤及生态化整治,建成了2座15m3/s的强排泵站、2个5000m3的调蓄池、3.2公里排水管渠、2公里大型排水管廊,将区域管道排水标准由一年一遇提升至三年一遇。同时,对局部地段建设标准低、管径小和部分缺失的管网进行新建和改造,提升管道排水标准,逐步消除城市易涝点位,不断完善排水管网收集系统,共建成雨水管道3.7公里、1m3/s雨水泵站一座、0.33m3/s的雨水泵站一座,极大的提高了易涝点的排涝能力。加上海门区智慧排水系统的投入使用,主城区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海门区共经历31次区域性暴雨,均未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查明隐患点50处,23处完成治理。

5.救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总面积672.57平方米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共储备各类抢险救援救灾类物资约54类,总件1万余件;协议储备3类生活类救灾物资,总件数4万件。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全区建成中心避难场所1处、固定避难场所12处,总面积达到94.81万平方米,初步形成各类避难场所合理搭配、室内室外有机结合、地上地下统筹兼顾的防灾避难场所空间体系。完善了救灾物资管理调用制度,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了《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对救灾物资的储存、管理、调用、回收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充分保证了救灾物资的高效使用和有效管理。实施“区公共安全救助保险项目”,项目包括“公共安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公共安全居民家庭财产损失保险”两部分,为居民应对意外灾害提供保障。

6.基层综合减灾工作明显加强。灾情管理队伍体系进一步健全,明确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明确了乡镇(街道)主管领导。建立灾害信息员AB角制度,组织多层次培训,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坚持建设以消防救援队、民兵等为主要力量的应急救援突击队伍,水利、供电、通信、交通等行业领域为主要力量的专业抢险队伍,以乡镇干部和村民等为主要力量的乡镇综合抢险救援队伍。推进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充分利用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段,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组织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促进全民综合减灾意识的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也为我区迎来发展动能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调整、社会结构大转型、城市功能大提升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作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必须与我区发展相适应,并为之提供服务与保障。

一是自然灾害风险加大。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加。我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风暴潮、暴雨(雪)、冰雹、寒潮、高温、台风,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局地性、极端性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大;境内水网密布,处于长江口北支,全境和南黄海近海海域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内,发生有感地震或受到周边地区地震波及影响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是灾害影响日益突出。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各类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区域性自然灾害极易通过灾害链、生产链、供应链放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大损失。加之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基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不足,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需努力。

三是防控基础依然薄弱。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的精确度、信息覆盖广度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灾情统计和损失评估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完全满足救灾需要,救灾应急装备、技术手段、通信设施等还有差距,应急队伍仍需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betway必威体育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海门区“十四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保障基础。

(二)基本原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统筹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普及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强化政府部门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突出灾害风险管理,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社区减灾、基层能力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坚持防灾减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灾害管理各领域、全过程工作,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能力。

依法应对,科学减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加快先进技术成果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35年,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全区自然灾害总体防御能力不断加强,受灾人口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城乡发展韧性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社会共治水平显著提高。

2.“十四五”分项目标

到2025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全面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超过0.5%,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不超过0.5人,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5000人次以内。

——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高。其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

——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全面推进,工程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面建成,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更加有力。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规划1个应急物资储备库(点),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中心避难场所基本生活物资储备及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满足应急需求。

——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全面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努力争创1-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实现灾害信息员AB角制。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创1个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1所示范学校。

——加强新科技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发挥现代科技的支撑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减灾委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健全涉灾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权责明晰的自然灾害防治综合指挥协调体制。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探索建立风险防范、灾后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和社会动员等长效机制。

(二)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制度

因地制宜开展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环节制度建设,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预案演练,保持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定位、新要求,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风险普查评估、防灾设施建设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应用。

(三)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和力量建设,增加监测站网密度,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水平。加快气象、海洋、水利、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betway必威体育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方面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我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地质灾害治理、防汛抗旱、城区防汛排涝等防御工程建设,坚持工程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两手抓”,在全面掌握风险隐患底数的基础上,本着“急用先行”原则,着力解决我区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急迫的现实问题。按照责任分工,各牵头部门要研究制定好重点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总目标、年度目标、具体项目、实施方式、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确保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五)全面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着力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切实解决我区救灾物资应急储备能力总体不足、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仓储设施落后、物资管理不够规范等突出问题,通过强化救灾物资仓储设施建设、夯实物资储备基础、完善救灾物资调拨使用联动机制。

着力推进区、乡镇(街道)二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建成与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需求相匹配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每个乡镇要设有专用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点)。强化物资保障,坚持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创新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畅通政府和社会信息共享渠道,积极发挥平台的资源引导和统筹作用。整合资源,全面建立各类应急物资统筹体系,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应急物资“一张图”,实现各类应急物资品种、型号、数量、位置等信息的可视化以及各级、各部门储备应急物资和社会应急物资共享共用。

(六)切实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

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镇街、村居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在基层无盲区。落实省应急管理厅等八部门《betway必威体育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通知》(苏应急〔2020〕15号),实现所有社区有健全的工作机制、有灾害风险地图和脆弱人群清单、有符合特点的社区应急预案、有经常性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有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路线图、有应急物资储备点并储备一定物资、有防灾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建(构)筑物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等“八有”目标,全面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构建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灾害信息员灾情统计报送、灾情核查、灾害损失评估核定等工作能力。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长效管理,以示范创建促社区综合减灾能力提升。

(七)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水平

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发挥减灾委成员单位的部门职能优势,深入开展与其业务相关的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节点,加大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推进力度,弘扬防灾减灾文化,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知识宣讲、技能培训、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八)统筹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格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做实做优政府民生保险项目。发挥社会力量在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减灾知识宣传、应急演练、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积极培育具有综合减灾宣传教育功能或具有灾害救援能力的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力量管理。

(九)强化现代科技支持水平

建立和完善灾情管理、应急指挥、物资储备管理、灾害信息员管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无人飞机、地理信息等技术和数据的综合应用,提升监测预警、灾害评估、应急处置等能力。以科技发展为依托,完善气象观测站网,初步形成流程集约、数据优质、信息充分共享、应用更加便捷的“智慧型”气象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公里级、时间分辨率达到10分钟级,预报精细化到乡镇、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73%。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9%、温度预报准确率达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分钟。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定期更新专家库,将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专家学者纳入其中,充分发挥专家特长。增加高新技术装备采购,提高救灾应急装备科技水平。

(十)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原则,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通过全面获取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及重要承灾体信息,完成重要隐患调查,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自然灾害风险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基础数据库,制订和编制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主要灾种的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形成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和防治对策。

四、重点领域综合减灾及重点工程

(一)气象监测预警工程

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将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开展台站智能化改造,合理调整站网布局,根据需求建设沿海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建设灾害立体观测系统、智慧预报预警系统、信息快速发布系统、灾害影响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灾害教育宣传平台等,建成全链条、多灾种、多主体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区域治理”建设,提升城乡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精准化预警、精细化服务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防范能力。建成全链条、多灾种、多主体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进一步细化完善预报预警发布、灾害应急联动、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气象工作职能得到强化。探索升级气象科普品牌工程,利用融媒体渠道解决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创新科普方式解决理论性有余而通俗性、趣味性不够的问题。

(二)防汛抗旱

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强区域治理短板,有序推进城镇防洪自保,大力建设现代农田水利,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开展灵甸闸除险加固、青龙港闸重建等沿江水闸改造工程。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扎实做好汛前准备、监测预报、精准调度等工作,强化防汛抢险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加强防汛物资器材、应急抢修(抢险)设备等储备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堤防能力提升和堤顶道路贯通、闸站、河道整治、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重点规划沿江沿海闸站,着手开展民生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论证圩角河入江口门和东灶港枢纽工程可行性,提升区域除涝能力。

完善江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大长江治理力度,做好流域防洪,全线一线江堤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长江堤防能力提升改造,提高江河综合防洪减灾能力。

做好区域防洪工作。对重点河道进行整治、开展区域治水工作,局部区域洪涝矛盾得到缓解。

(三)海洋防灾减灾

编制《南通市海门区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制度,提高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开展县级尺度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开展年度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与评估,掌握海平面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对海平面上升原因进行分析,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结合沿海景观带建设,完善沿海防护林建设,实施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增强沿海防风御灾能力。

(四)森林防灭火治理

建立森林资源巡护体系,经常性排查森林火灾隐患,及时将森林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管护员队伍建设,开展森林火灾防御技能培训,提高管护员森林火灾防范专业水平;建立森林护林防火网络,增强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和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五)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工程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和复查。切实加强对“三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对排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制定发放“两卡一案”,落实防灾责任和防范措施,确保群测群防全覆盖。坚持发展新理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隐患”双控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御水平。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常规方法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鼓励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识别、专业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和实效。

(六)防震减灾工程

以自然灾害普查基础数据图为基础,在地震灾害易发区,以居民小区、大中小学校舍、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重要设施等为重点,及时进行抗震加固。其他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要科学设计,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对应急避难场所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

(七)农(渔)业防灾减灾

建立健全农(渔)业防灾减灾专家队伍,构建专家会商制度、专家驻守制度。及时发布农(渔)业防灾减灾措施、技术指导意见等,指导农户疏通田间沟系,以设施大棚、畜禽棚舍、鱼塘蟹塘、农机库等为重点,定期进行加固防御。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严防严控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推动沿海渔港公共设施建设,开展沿海滩涂安全围栏建设,构建高清监控监管体系,结合东灶渔港改造,推进现代化智慧渔港建设,提升渔港渔区安全生产和防灾救灾能力。加强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范,及早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优化农业气象综合观测布局,建立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业生产有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八)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智慧排水指挥系统,积极落实防汛物资及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做好城区排水设施养护运维及河道清障工作。系统开展城区内涝治理体系和排水防涝设施调查,对海门区进行内涝风险评估,针对易涝积水点采取“一点一策”进行整治,重点从区域流域治理、城市层面治理和设施提升改造三个方面制定系统治理方案。建设排水防涝基础数据中心,完善数据库,形成海门区一张图。完善各项监测布局,升级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涉水监管及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持续推进开展市政应急水源达标建设、新建改建各类老旧泵站、继续河道整治等工作,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和管理,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逐步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

推动城区加快构建以防灾避难场所、应急通道为中心,应急供水、医疗、物资、环卫设施相配套的应急救灾和应急服务体系。各地应当根据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设施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场所,统筹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场所。坚持高标准建设防灾避难场所,严格按国家标准配置防灾应急功能设施设备,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灾器材和物资。对已经建成但标准偏低的防灾避难场所,对照标准,提档升级。对老旧小区防灾避难场所布局偏少的,结合小区拆迁、改造等民生工程,配套防灾避难场所。优化防灾避难场所的结构,进一步提升建筑型避难场所建设的比重,强化公共建筑和设施防灾避难和应急救灾能力,推动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灾后可运行的防灾设施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规划的实施。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切实提高领导力度和组织程度。强化行政领导负责、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推动规划的分类实施、责任落实和整体推进。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编制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精准聚焦、协同发力,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完成。

(二)完善资金保障

要切实将防灾减灾救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拓宽筹资融资渠道。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三)严格监督检查

各有关部门要将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原则性要求与具体化操作相结合,把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年度、具体环节,列出任务清单,健全推进机制。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形成报告,向区政府报告规划实施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