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通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徐卫国带队来海门街道专题调研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情况。海门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费捷、海门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许菲菲等陪同调研。
在调研大有境友好商圈,调研组深入了解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大有境坚持“党建引领 双向奔赴”理念,建设“友新有爱”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推动新就业群体通过“直报点”与“新声通道”参与治理,促进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化为“志愿伙伴”,为商业中心新就业群体友好生态建设提供了“活力新图景”样本。
在调研青藤花园友好小区,调研组实地了解高端住宅区新就业群体服务创新成果。青藤小区位于社区东南角,周边聚集商和广场、山姆达达站点、大润发淘鲜达站点,企业及个体商户共167家,常态活跃新就业群体112名。理想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育、服务联享、治理联动,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共建社区,为高端小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提供“破墙融心”样板。
在海欣商务大楼,调研组深入了解楼宇党建创新实践。海欣商务楼宇积极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立足国企资源集聚、服务企业高端、管理人群年轻、价值思想多元等特点,着力打造“红立方”楼宇党建品牌,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宇党支部”3级组织架构,蜂巢式嵌入电商、快递等4个功能党小组,覆盖28名党员及275名员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服务,打造出资源互通、发展互促的楼宇治理共同体。
在调研过程中,双方深入学习交流,通州区调研组一行对海门街道立足区域实际,创新打造商圈、小区、楼宇三类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的实践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下阶段,海门街道将持续推进新就业群体基层站点建设,破解新就业群体服务治理难题,打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为构建“服务-治理”双向赋能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