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四甲镇:“三个三”工作法引领“八五”普法结硕果
来源:海门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29 字体:[ ]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四甲镇紧扣“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海门”目标定位,以“三个三”工作法为核心抓手,聚力推动普法工作从“形式覆盖”向“实效落地”转型,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夯实三大基础,筑牢普法“四梁八柱”。组织体系强支撑。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普法”格局。阵地建设全覆盖。依托24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场所,设立标准化法治图书角和宣传专栏。精心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公园,将“法律明白人培育”“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核心主题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法治信仰。队伍组建专业化。通过邀请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讲座、组织庭审观摩活动、举办个人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持续提升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全镇已培育骨干“法律明白人”170名,其中2人获评南通市“倪柏苍式”法律明白人。

聚焦三类群体,实现普法“精准滴灌”。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章等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内容,年均开展专题研讨会10场,围绕法治理论的实践转化、法治思维的培养运用进行深度交流,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内化为依法施政的坚实能力。培育青少年“未来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40余场。突破传统讲座单向输出模式,创新推出“小小法律明白人”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互动项目,以沉浸式体验激发青少年学法热情。激活基层群众“神经末梢”。常态化开展小院课堂、普法早市、文艺巡演等接地气的普法活动,累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针对农民工、妇女、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精准开展专项普法32场,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妇女权益保障指南》等实用资料1万余份。

深化三项融合,释放普法“乘数效应”。与基层治理相融合。将普法深度嵌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过程,积极推广“事前预防、事中融入、事后巩固”的普法模式,形成闭环。在村规民约修订、重大事项决策等基层治理关键环节,严格落实法治审核与引导,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推进。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下沉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为辖区农业企业经营者、种植户送上“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从合同履约漏洞到劳动用工隐患,逐项排查、精准开方,确保法治阳光照亮乡村创业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在镇级微信公众号开设“东渐法韵”普法专栏,同步运用镇村网格微信群、“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渠道,将“以案释法”微视频、法治动漫、图解政策等内容,精准高效地从“云端”送达群众“指尖”,全面提升普法覆盖广度与传播速度。